
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社會新聞 > 正文
作者: 張品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0-27 11:06
眼下,本應是冬小麥播種的關鍵時節(jié),但今年持續(xù)的陰雨天氣卻讓我市的秋種節(jié)奏慢了下來。面對這一情況,市農(nóng)科院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一線,指導農(nóng)民科學開展秋種工作。一套以“四補一促”為核心的抗?jié)裢聿ゼ夹g正在全市大力推廣,指引廣大農(nóng)戶科學應對,確保小麥能夠種在適播期、出在高質(zhì)量。
“今年受持續(xù)降雨影響,部分地塊土壤濕度偏大,整體播期相較往年勢必推遲?!笔修r(nóng)科院副院長李思同表示,面對晚播,農(nóng)戶們切忌心急,務必牢記“一條主線、三個服從”,“以墑情為主線,播期服從墑情、播量服從播期、進度服從質(zhì)量”的科學原則。
在曹縣的田間地頭,記者看到不少農(nóng)戶正利用降雨間歇的有利時機搶收玉米、花生等秋作物。在現(xiàn)場,市農(nóng)科院小麥專家、高級農(nóng)藝師郭鳳芝叮囑農(nóng)戶:“當前第一要務是搶收騰茬,但騰茬之后,絕不能立刻翻耕播種。”她指著一片濕潤的田地解釋道,必須優(yōu)先散墑,如果土壤太濕就機械作業(yè),會造成泥條,晾干后形成硬坷垃,將嚴重影響播種和出苗質(zhì)量。她提醒,要耐心等到耕層土壤達到“手握成團、落地即散”的相對含水量時,才是整地播種的最佳時機。
墑情過大地塊要盡快排水散墑,疏通地頭溝、田間腰溝、地外排水渠,形成暢通的排水系統(tǒng)。對于地勢低洼、積水嚴重的地塊,要果斷采用水泵抽水等方式進行強排。對于土壤過濕的地塊,需要在田間開挖深度大于30厘米的深溝,促進耕層水分向下滲透和向空氣中蒸發(fā),瀝水排濕,改善耕作播種的機械作業(yè)條件,確保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70%~80%時適墑播種。
對于已經(jīng)確定晚播的小麥,管理上需要注意什么?李思同對此給出了“四補一促”的應變口訣。他解釋道,一是以“種”補晚,改換“急先鋒”,選用耐遲播、早熟、抗寒性強的半冬性小麥品種,確保在晚播情況下能正常成熟;二是“以密補晚”,10月25日前為正常播期,每推遲一天播種,畝播量增加0.5公斤左右,最大播量不宜超過20公斤;三是“以肥補晚”,重施底肥,將氮肥、磷肥底施比例提高至70%,以滿足晚播麥苗前期生長,促進根系發(fā)育,可適量增施鋅肥等微肥,提高抗逆性;四是“以好補晚”,堅持適墑整地,無論多晚都必須等到土壤濕度適宜時再整地,確保耕地質(zhì)量,做到“上虛下實”,無明暗坷垃,適當淺播利于快出苗、爭積溫,播深在3—4厘米為宜,過深易導致弱苗。而“一促”則是要抓好全周期的精細管理,促弱苗轉(zhuǎn)壯苗,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。
李思同最后特別提醒,對于小麥晚播,兩項關鍵措施絕不能少:一是普遍推行播前、播期和越冬前的鎮(zhèn)壓,以踏實土壤,保墑防凍;二是必須全面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,杜絕“白籽”下地,為小麥健康生長筑牢第一道防線。
記者 張品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